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第 4~6 题。 一池荷花半生梦 夏日的清晨总是来得格外早 , 又格外准 , 好像和人有心灵之约一般 , 只要你睁开眼睛 , 不管何时天都已经是光亮如昼了。在这个季节 , 与清晨一起到来的还有一声声鸟啼和蛙鸣 , 让围愈发显得幽静深远。再入睡是不可能的了 , 索性起身四处走走。沿着小区长着毛茸茸绿草的精致小道向东信步而行 , 拐过两个弯 , 一潭荷花就毫无遮挡地呈现在眼前了。 荷花池位于小区之南形如月牙的小山坳里 , 三面是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洋房高楼 , 正南毗邻的是碧波万顷的南湖 , 因与活水相通 , 波浪相接 , 涛声相闻 , 荷花池显得更加生机盎然。这荷花池可是当发卖点之一 , 据说是聘请苏州的园林大师和工匠花费千万之巨 , 耗时一年多建造而成的山水园林景观。 或许是沿袭古制 , 蓄水植荷之地谓之池 , 如春秋差的浣花池 , 唐朝大明宫的太液池 , 三国的芙蓉园池等 , 故此处也称作荷花池。昨夜下了一场暴雨 , 此时整个荷塘还笼罩在层层薄雾交织弥漫的氤氲之中。在一缕缕晨曦的投射下 , 的荷花亭亭玉立 , 一顶顶碧绿的擎雨闪烁着晶莹剔透的水珠 , 让人眼前一亮 , 精神陡振 , 残存的最后一丝睡意也瞬间即逝 , 消失得无影无踪。 荷花池面积不大 , 小巧精致 , 奇丽淡雅 , 从石板铺就的小径拾级而上 , 一抬脚就融入景致之中。荷花池依形傍势 , 筑山叠石而建 , 池内亭台楼阁遥相呼应 , 游廊小径蜿蜒其间 , 布局匠心独运 , 处处藏奇斗秀 , 就是一道道石缝也被填上了土 , 恰到好处地插上一两株植物 , 或枝或蔓 , 草木葳蕤 , 风韵非凡 , 活脱脱一个翻版的苏州园林。沿池塘用鹅卵石拼的小道边杨柳依依 , 间或栽种有其他的名木 , 绿树成荫 , 游玩至此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 , 且行 , 且驻 , 且赏 , 亦歌亦咏 , 流连忘返。 还没等进入荷花池 , 远远就已经看到池塘中仙子的身姿 , 走得近了愈发欣喜 , 荷花的绰约风姿让人怦然心动 , 仿佛为你守候了一夜 , 终于见到了早起的探访人 , 也格外精神抖擞起来。前些日子听友人说 , 团湖的荷花已经盛开 , 相约几次未能成行 , 深以不能亲睹其胜状为憾。不过今日竟得以窥见池塘新荷 , 倒也算是意外的惊喜和补偿。 荷花 , 古人誉之为君子 , 除了莲、莲花、芙蕖等熟悉的称谓外 , 别名有十多 , 更有甚者为之庆生 , 足见人们喜爱之至。荷花超凡脱俗 , 聚而不喧 , 品格可敬 , 清人《芙蕖》中赞赏道 : “ 自荷钱出水之日 , 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 , 则又日高日上 , 日上日。有风既作飘摇之态 , 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 是我之未开 , 先享无穷逸致矣。 ” 这番评价仿佛正是说的眼前这池荷花 , 恰如其分。团湖的荷花素以壮观取胜 , 早已闻名遐迩 , 每到荷花盛开之际 , 临湖远眺 , 满眼翠绿粉红明黄望不到边 , 风过后 , 数千亩荷花莲叶如千军万马 , 气势磅礴 , 蔚为大观 , 呈现的是 “ 乱入看不见 , 觉有人来 ” 的情景。不过 , 在我看来这场面未免有些喧哗 , 不如这一池荷花一簇簇地点缀其间 , 静静地伫立 , 含情脉脉 , 显得典雅别致 , 富有韵味。 《彦诗话》云 : “ 世间花卉 , 无逾莲花者 , 花皆藉暖日 , 得意。其香清凉 , 虽荷叶无自香也。 ” 世间的事物就是这样奇妙 , 清凉之物必生于酷暑盛夏 , 而温热之物必产于严寒隆冬。荷花就是这样的 , 不仅为人提供消暑之食 , 而且还为人营造了消暑之观。在夏日只要看到塘中的荷花 , 哪怕内心再躁动不安也会顿时清凉无汗 , 清爽无比。少有如荷花这样把自身全部 , 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都奉献给了他人。荷花 , 不愧是君子也 ! 于是 , 我开始羡慕起居住在此的人了 , 守着这么一方如诗如画的风水宝地 , 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荷塘秀色 , 亲眼见证从点点荷钱浮现到深秋最后一枝残荷凋零 , 历经采莲掘藕 , 伴随的不仅是一年中大半的光景 , 也度过生命中最有分量的难忘时光 , 更得以有缘去细心体会颗颗莲子的良苦用心 , 这是何等诗意 , 何等惬意 ! 一池荷花半生梦 , 不辞长作巴丘客。 美梦 , 要想的 , 如果不是濂溪这样的爱莲之人 , 哪怕靠得再近也是难以入梦的 ! ( 选自《青海湖》 , 有删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