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如下教学过程: “电离、电解质”教学设计 史实 1 :法拉第的认识。 19 世纪初期法拉第用铜币、镍币和浸润食盐水的湿纸作原电池,导线插人硫酸镁溶液,电极产生气泡和,据此他判断硫酸镁已经分解,认为 “ 离子是在电流的作用下产生的 ” ,他称硫酸为电解质( electrolyte: substance edcomposed by electrolysis ),意为电解质是被电分解的物质。鉴于法拉第在科学界的崇高威望,很多科学家都接受了 “ 离子是在电流的作用下产生 ” 的观点 。 问题 1 :你觉得法拉第的实验能证明硫酸镁是通电后才分解吗? 【观点 1 】法拉第实验证明通电存在 Mg 2+ 生成 Mg 、但不能证明通电前是否存在 Mg 2+ 。 史实 2 :阿伦尼乌斯的研究。 19 世纪末期阿伦尼乌斯在研究导电性时发现有趣现象:气态氨不导电,氨的水溶液导电,溶液越稀导电性越好(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对导电性影响明显),氢卤酸也存在类似现象。 问题 2 :水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氨水越稀导电性越好?阿伦尼乌斯如何解释这些现象? 【观点 2 】阿伦尼乌斯提出假说:氨水在无电流作用下就具有非活性分子态和活性离子态,加水稀释有更多的分子转化为离子,电导率增强。所以 “ 电离是溶解于水的电解质能自动、不同程度离解为带正负电荷的离子,电离不需要通电就可发生。 ” 当时科学界对离子、原子、分子没有区别,认为带正负电荷的离子不能同时存在。阿伦尼乌斯不能解释盐、强酸、强碱溶于水电导率的变化 “ 与氨水不同 ” ,不能解释熔融盐是良好导体等现象,电离学说没有得到科学家的认可。 史实 3 :布拉格的发现。 20 世纪初期英国科学家布拉格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氯化钠的晶体结构,科学家第一次 “ 看见 ” 盐类化合物晶体中存在的阴阳离子。 问题 3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氯化钠晶体中存在阴阳离子? 【观点 3 】实验设计:连接回路加热氯化钠至熔融(加氯化钙降低融化温度)线路导电(生成氯气和钠),冷却至室温回路没有电流(反应停止)。 问题 4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氯化氢分子中不存在阴阳离子,但溶于水可以导电? 【观点 4 】实验设计:连接回路液态氯化氢不导电;连接回路,液态水不导电;连接回路向液态氯化氢中加人水,溶液导电。 【总结】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电离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需要通电)产生自由移动阴阳离子的过程;电解质有强弱之分(盐、强酸、强碱在水中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醋酸、一水合氨在水中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 请从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对上述教学过程进行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