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人的《阿凡达》从某种程度来讲,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是了不起的项目管理人,他在不断刷新电影拍摄的成本,当然同时也在不断刷新票房,从《泰坦尼克号》票房18亿美元到《阿凡达》票房27亿美元。没有票房的号召力, 谁愿意为卡梅隆的梦想电影投资呢?令人震撼的不只是电影本身。在那缓缓升起的巨型演职员表里,一共有48家公司,1858位工作人员。电影从来没有一部影片像《阿凡达》那样拥有如此多的幕后功臣。《阿凡达》是卡梅隆的梦想电影,他是个科幻迷和技术狂人的混合体。1995年,他写就了这部长达82页的剧本,讲述当地球沦落为暗淡荒原之后一名瘫痪士兵去一个遥远的潘多拉星球执行任务。新物种阿凡达是具有人类意识、并且可以完全远程控制的混血生物体。要让阿凡达栩栩如生,不能再靠演员化妆,而是要靠计算机设计出来。这意味着,要很多钱、时间和卓越的计算机设备。 当时,卡梅隆自己于1993年创立的特效公司“数字领域”(Digital Domain)给他浇了一盆冷水:这样的技术根本不存在。就在他准备放弃的时候,《泰坦尼克号》的酬金到了。7500万美元,1998年拿到这笔钱的人完全可以游戏人间。 执着的卡梅隆飞到日本东京,与索尼晰相机部的工程师面对面交流。最后索尼同意将专业级摄像机上的镜头和笨重的中央处理器分离,用电缆线连接。3D摄像机由此从传统的204公斤变成23公斤,且是双镜头成像。摄影师轻松多了,更棒的是,索尼同意为新机器建一条新生产线。光有索尼还不行,3D摄影机的开发同样得到了松下、IMAX等公司的配合。卡梅隆的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摄影机Virtual Camera。经过计算机后台处理,从这种摄影机的镜头看出去,卡梅隆看到的不是男主角,而是他3米高的蓝皮肤化身;不是灰色的树模型,而是繁茂的潘多拉雨林。 经过反复测试,他的团队研发了“脸部图像捕捉技术”,该技术能让导演捕捉到演员脸上最微小的表情,并对应“移植”到计算机里的CG人物中去。很快这种技术随之应用到人物全身和遭环境的拍摄中去。在《阿凡达》的拍摄现场,舞台四放置了120台固定摄像机,能够以毫米为单位一次录制所有演员的3D运动—卡梅隆可以随意渲染出任何一个角度的镜头。更重的担子交给了维塔数码。仅仅完成所有主要人物的动作“移植”工作就花了维塔数码一年的时间。卡梅隆更邀请到卢卡斯和他的工业光魔加盟,这个在1977年就以《星球大战》震撼所有人的特效公司和维塔数码一起分担了《阿凡达》的大部分CGI制作。所有大型特效公司都被调动起来,《午夜凶铃》的制作者“像素解放阵线”(Pixel Liberation Front)任务则相当细节化:负责设计军用飞机的监视器和飞行仪。为此像素解放阵线参考了最新型的军用飞机,比如F22、F35和阿帕奇攻击直升机,最后为整部电影贡献了超过220个镜头。大师可不仅仅在美国。在《黑客帝国》中设计制作“子弹时间”效果的法国BUF同样负责CGI制作;印度公司Prime Focus则负责设计一个重要场景—喧闹的军方控制中心,公司为此派出了一个90人的团队。 这些以炫目画面作为主要卖点的大片,在大把吸金之前,总免不了大手笔地花钱。想象中的动物们飞来飞去驮着英雄或恶魔,不存在的星辰大海波澜壮阔,席卷整个星球的战争动人心魄。即使像维塔和工业光魔那样的特效巨头也无法负担起所有的特效制作,在华丽的画面背后,往往需要几十个团队的琐碎工作。这些团队中规模并不大,却专精于某种特别细节的技术。比如有的公司设计一部分CG人物的外形和动作,有的公司负责某几个场景设计,有的公司专攻打斗场面中的光影效果,甚至有公司专门设计太空船的控制面板。因为特效牵涉到许多团队,每个场景的制作都步骤复杂、代价高昂,如果在大家合力做出一个场景后才发现效果和想象中有出入,修改或重拍的成本就太大了。所以在真正拍摄之前以及在后期加工时都需要完善的“草稿”。 有人在开心网上写下观感:“演职员表伴随着片尾曲像文字海啸一样滚动而出,填满了整个屏幕。”这个密密麻麻、白底黑字的名单滚动了7分钟之久,让他“一想起刚刚那160分钟,就会觉得这些英文字母是那么的耀眼,让人有种为所有这些创造奇迹的人脱帽致敬的冲动。” 思考:卡梅隆带领他的项目团队完成了最庞大的电影制作,他在整个团队里起到了什么样的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