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是一种“境”,一种“遇”,一种“时”,所以也是一种“命”,可表述为穷困的处境、困境、逆境、不好的遭遇、不好的、厄运等。在古时,穷与达相对,贫与富相对。 《世家》载,在厄于故事中:“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
这个“穷”字指身世不好,如“野合而生”,“贫且贱”,这是人一生下来时就先定下来的命,可称之为“天生的穷命”,正如《百万宝贝》中的女主,家人依靠低保生活,不支持她的选择,在她重伤毫不关心
B.
“君子不妄干求,穷困”(平议),这里“穷”字指讲求尽臣之忠道,故在春秋乱世中遭受不得从政机会的命,可称之为“君子故有的穷命”(对应“固穷”第二义),如在六不仕故事中,三十五岁时,鲁乱,“适齐”;后,上下皆僭离,“退而修”;在公山不狃召、接受女、子杀两贤人、佛肸召等情形下,都放弃了从政机会,以至于一直到五十一岁时,从政机会,五年后又离鲁,开始周游列国。正如《百万宝贝》女主选择追逐自己的梦想,故有可能遭遇拳击赛场上的飞来横祸
C.
君子“固”穷,在遭遇穷境时仍固守正道(对应“固穷”第一义),故周游列国中的,在不得各诸侯国君主信任和重用的情形下,仍“知其不可而为之”,继续带领着弟子们一边修道,一边推行道,可称为“固守而来的穷命”,这使得遭受到比不得志更为恶劣的命,如“纍纍若丧家之狗”,被乱兵围,被拘,被桓魋追杀
D.
以上三个层面的中,第一个是被动接受的,但第二、三个看上去像是主动得来的,就好比苏格拉底虽有逃亡机会却坦然赴死,“似丧家之狗”、苏格拉底之死都似是主动得来的,这体现出、苏格拉底不懂变通、不太理性的一面
E.
说,“形状末也”,在衡量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标准中,以上三个层次的都属于“末”,正因为此,故可以豁达地直面与承受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