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这是一个几乎是一夜之间就闪亮地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品牌:Canalys公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显示,小米手机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占14%,排名第一,首超三星,成为中国第一大手机厂商。Strategy-Analytics的数据则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小米攫取了5.1%的全球市场份额,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8%,成为全球第五大智能手机厂商。而此时,距“小米”2011年8月第一次亮相才不到三年时间!小米其实生不逢时,其诞生恰逢手机的一片“红海”:苹果虽独占鳌头,但已呈式微;三星追随猛进,一路;诺基亚已遏制颓势,有所返光;而HTC、中兴、华为、、联想等品牌,也各自切取蛋糕。对于这样的“红海”市场,经济学家一般的建议都是:没必要进去了。小米却偏偏“逆其道而行之”,果断进入。不仅如此,小米从成立之日起,就以“为发烧而生”作为其产品理念与品牌理念,立志做一款高性能的发烧友爱好的手机。这不能不说是“剑走偏锋”之招。“发烧友”的目标人群定位,按照常规的营销运作思维来讲,确实太“过于狭窄”。然而小米用事实令人们大跌眼镜: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机1正式发布,9月5日,小米手机1正式开放网络预订,半天内预订超30万台。12月18日,小米手机1第一次正式网络售卖,5分钟内30万台售完。当众多手机品牌费力吆喝叫卖的时候,小米已经实现了上百万的销量,这足以见证“为发烧而生”的威力。从2011年小米1首批预订开始到2014年小米4上市,小米的每一款新品上线,基本上都是按照几小时几分几秒的速度售罄。2014年,小米以新加坡、印尼市场为跳板,开始了进军全球的步伐。小米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以极少投放广告的方式,打造了一个市场熟知的品牌,实现自身身价的“超级跳”:从2.5亿美元到如今的百亿美元,一跃成为业内与苹果相抗衡的手机制造商,这对大部分手机制造商来讲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如果说,红海战略关注的是在现存市场空间内如何胜过竞争对手,那么蓝海战略关注的则是如何脱离已有的市场边界,从而把竞争者甩在后面。小米的成功逆袭被解读为“用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企业的游戏规则”,正是蓝海战略的最好例证。小米的LOGO是一个“MI”形,是Mobilelnternet的缩写,代表小米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移动互联网”也成了小米重点强调的概念。小米的产品开发在互联网、营销宣传在互联网、渠道销售在互联网,小米也成为互联网手机的代名词。这种互联网手机模式,改造了现有的手机市场体系,从产品研发、成本结构、消费方式、售后服务等诸多方面,带给消费者全新的体验和感受。可以说,小米手机以小众的“发烧友”为“星星之火”,已经燃起了市场上品牌“燎原”势头。要求:(1)简述蓝海战略的内涵,并对红海战略和蓝海战略的关键性差异进行比较。(2)简述蓝海战略重建市场边界的基本法则,结合案例分析小米实施蓝海战略运用了哪些重建市场边界的基本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