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向善的本性只是上天赐予人的一颗种子。种子要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除了需要阳光、土壤、水份等客观条件以外,还需要人工的精心培养。人性也如此,要想使向善的人性发展成仁、义、礼、智等各种品德,还要经过一个“扩而充之”的过程。说:“苟能充之,足以;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如果能够扩充它们,足够用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那么,如何扩充呢? 首先要由内而发 告子说:“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告子上》)“饮食男女,这是人的本性。仁德,是发自内在的,不是外因引起的;义行是外因引起的,不是发自内在的。” 理由是尊敬长者的行为属于义行,并不是我预先就有尊敬长者的念头,而是长者的年龄引发了我对他的尊敬。的反驳很有力,他说,老人和老马同样都很老,为什么人们见到老人就尊敬,而见到老马就不尊敬呢?不尊敬老马,不是因为老马不够老,而是因为它是不是人。尊敬老人是出于人性,不尊敬老马也同样出于人性。 其次要顺性而为 告子说:“人性,好比是杞柳,义行好比是杯盘。以人性去行仁义,就好比是用杞柳制成杯盘。”则认为,杯盘不是杞柳生长的必然结果,而是人工编制的结果,编制杯盘的过程就是伤害杞柳本性的过程;而仁义却不同,它是人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只要顺着人性培养就一定能够形成仁义;如果到达仁义一定要伤害人性,那还有谁愿意行仁义呢?所以要顺性而为。 第三要集义养气 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什么是浩然之气?就是至大至刚的道德底气。有了这种至大至刚的道德底气就可以立于天地之间,毫无惧怕,因为“理直”则气壮,所谓“理直”就是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所谓“气壮”就是无所畏惧。不过这种气不能一蹴而就,而需要精心培养,培养浩然之气要做到几点。一是以正养气,离开了正直就无法培养浩然之气;二是配义与道,离开了道义也不会形成浩然之气;三是集义所生,偶尔的义行无法形成浩然之气,只有将一点一滴的义行积累起来形成浩然之气;四是努力行事,只想不做或是只说不做,就不会形成浩然之气;五是行为称心,所做的事令自己不满意,也不会形成浩然之气;六是不能忘记,要时刻想着自己有一颗向善的种子,并渴望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七是不能助长,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第四要逐渐攀升 曰:“可欲之谓善,有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不可知之之谓神。”(《·尽心下》) 对人格塑造的主张与略有不同。主张除自己努力修身以外,还要依靠文化传统,如礼教与等,而却认为即便不靠文化传统和他人引导也可以完善人格。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实现人格的逐级上升,人格完善共有六个层次,分别是善、信、美、大、圣、神。有做好人的愿望,实现人性的自觉,就已经找到了人生的正确方向,这是道德的起点,这个层次叫“善”,善就是善良。做好人不能仅仅停留在想法上,还要付诸行动;如果把这个做好人的愿望落实在行动中,成为现实中真正的好人,这个层次叫“信”,信就是诚信。好人也分层次,有好,有比较好,有很好,有非常好;如果好人做到完全彻底,十全十美,这个层次叫“美”,美就是完美。对个人而言,达到这一层,已经人格圆满,似乎再无上升空间,但认为还不够,还要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他人。影响他人还有三个台阶,完美的人格如果能放出光辉,让别人感受到,这个层次叫“大”,大就是扩大。只有扩大感化别人,但扩大是有范围的,可以感化一个人,也可以感化一群人;如果能感化多数民众,就是“圣”,圣就是圣人。感化的方式也有不同,如果是有意树立榜样,让民众跟着去做,那还不是最高境界;如果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民众在不知不觉中走上好人一途,那就叫“神”,神就是神奇。 这里,既给人们指明了人生的方向,又给人们预留出上升的空间,还给人们规划出前进的步骤,可谓细致周全。 4、不改心志 人性沿着善——信——美——大——圣——神的路线进行充扩,就是人生的总目标;有了人生目标,就有了终身追求;有了终身追求,就不会被外物所困扰。把这种坚定人生目标、不为外物所动的人生境界叫做“不动心”。 公孙丑问:“先生要是担任齐国的卿相,可以推行自己的主张,虽然由此而成就霸业或,与霸王之君没有区别;像这样,您会不会动心呢?”说:“不,我四十岁就不动心了。”公孙丑说:“若是这样,先生要远远超过孟了。”说:“这个并不难,告子比我更早做到了不动心。” 孟是战国时期卫国人(一说齐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勇气过人。公孙丑说超过孟,是凸显坚持人生目标的勇气。 公孙丑说:“请问先生的不动心和告子的不动心,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回答道:“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不得,勿求于气。’不得,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不可。(《·公孙丑上》)“告子曾经说:‘没有得到别人的言论,就不要指望在内心形成志;内心没有志,就不要指望形成气。’内心没有志就不要指望形成气的说法,是可以的;没有得到别人的言论就不要指望在内心形成志的说法,是不可以的。志是意的统帅,气又是充满整个身体的力量,志到哪里,气也停留到哪里,所以说要把握住志,不乱动气。” 这段文字历来没有一个确切的解释,关键问题在于对告子所说的“不得于言,勿求;不得,勿求于气”一句的理解分歧很大。我们认为告子所说的“不得于言,勿求”一句应该理解为:没有获得他人的主张,就不要指望形成内心的信念。意思是,要先从外部获得某种主张,在心中形成某种信念,内心不可能预先存在一个道德的种子。换一句话说,人的德性是从外部学来的,而不是内在固有的。“不得,勿求于气”一句的意思是:没有信念的支持,就不要指望行动能跟得上。换一句话说,行动(意气)是听从信念指挥的。肯定了告子的后一句话,因为也认为行动(意气)听从信念的指挥。但是它不同意告子的前一句话,即“不得于言,勿求”。在看来,人的信念来自内心,“万物皆备于我”,各种道德要素(主要指向善的人性)我都具备。这种要素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而不是从他人那里获得的。所以“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公孙丑上》),告子不懂得“义”,是因为他把“义”看成是外在的要素。道德的动力来自还是来自,是和告子的根本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