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丁忧,也称“丁艰”。在我国古代,官员的父亲或母亲去世,官员则必须停职守制,处于丁忧期间的人皆不得为官,概无例外。 B .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长方形板子,按品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 C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政、休致等名称,都指官员辞职。 D .谥号是一般指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颁赐的一种称号,带有评定性质。 4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布衣”本指布制的衣服,借指读书人。古代富贵人家穿丝织物,书生穿麻、织物。 B .“日讲起居注官”是清朝的宫廷官职,负责记录整理帝王的言行,作为撰修国史的材料。 C .“超擢”指超越一级或更多等级而晋升官员,一般用于特别有才干或有特殊功勋的人。 D .“词科”是科举名目之一,主要选拔学问渊博、文辞清丽、能草拟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 4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牙将”即牙门将,负责在防御工事“牙门”里统领士兵指挥作战的将领被称为牙门将,后来演变成类似于主将帐下的偏将、副将的职位。 B .“迁”,意思是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但有时候也表示降职远调,如《岳阳楼记》中的“迁客骚人”和《琵琶行》中的“予左迁九江郡”。 C .“节度使”,唐代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节度使集军、民、財三政于一身,威权甚重,最终酿成安史之乱。 D .“河朔”,地区名,古代泛指黄河以北地区,“朔”在古代又可以表示时间概念,朔日是农历每个月的初一,而晦日是农历每个月的三十。 4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中会试的称为进士。 B .舅,文中是指丈夫的父亲。有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前拜舅姑”。 C .古代人的名字和现很大的差别。名是出生后不久父母起的,供长辈呼唤;字是二十岁举行或行笄礼起的,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D .除,是任命,授职,如“除徽州推官”;擢,是在原官职上提拔,如“擢礼科给事中”。 5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其时凡举人试合格者,称为“进士”。明、制,殿试后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皆通称为“进士”。 B .“迁苏州同知”“擢按察佥事”“进环右参政”中的“迁”“擢”“进”三个词语,在古代都是晋升官职的意思。 C .荫:庇荫,庇护。封建时代官僚的子先功勋而受到封赏。“封妻荫子”中的“荫”就是此意。 D .母忧:母丧的婉辞。文言文中常有“”“丁母忧”的说法,即遭逢父亲丧事和遭逢母亲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