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某公司与美国某公司进行技术协作谈判。日本公司与美国公司采取了两种不同的谈判方式。谈判开始,美方便拿着各种技术数据、谈判项目、开销费用等一大堆东西,滔滔不绝地发表其公司的意见,完全不顾日本公司的态度,而日方则一言不发,仔细听并且详细记录。当美方讲了几个小时后,征询日方意见时,日方则显得浑然无知,反反复复地说:“我们不明白”、“我们没有做好准备”、“我们事先也未搞技术数据”、“请给我们一些时间回去准备一下”。第一轮谈判就这样不明不白地结束了。几个月后,第二轮谈判开始,日方以上次谈判团不称职为由撤换了上次的代表团,另派代表团到美国谈判。他们装作全然不知上次谈判的结果,一切如上次谈判一样,日方显得对此项目准备不足、技术基础薄弱、信心不足,最终还是被日方以研究为名结束了第二次谈判。几个月后,日本公司又如法炮制了第三次同样的谈判。这样,美方老板大为恼火,认为日方对这个项目没有诚意,轻视本公司的技术和基础。于是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半年后日方仍然如此,两国公司的协定将被迫取消。随后美国公司便解散谈判团,封存所有的技术资料,等待半年后的最后一次谈判。岂料几天后,日本即派出由前几次参与谈判的首脑人物组成的代表团飞抵美国。美国公司在惊悉之余,匆忙召集原代表团成员仓促上阵。这次日方一反常态,他们带来了大量的可靠的资料数据,对技术、合作、分配、人员、物品等一切有关事项都做了精细的策划,并将协议书的初稿交美方签字。这使美方更加迷惘,最后未及详细审阅,就勉强签字。当然其中的某些条款明显是对日方有利。 问:在此谈判中,日方采取的是什么开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