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随着全球粮食危机的风险隐现,“粮食安全”成为群众关注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局长振邦就“粮食安全”问题与网友进行交流时说,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耕地占用随之增加。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土地违法案件平均每天85起,其中大量是违规占用耕.地事件。据国家统计局资料预测,到2050年,非农用建设用地将达4800万亩以上,其中估计要占用耕地1300万亩。 “人增、地减、粮紧”——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用6个字概括“十二五”期间我国面临的粮食形势,并认为这种情况“相当长时间缓解不了”。 全国政协常委、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指出,我国耕地总量逐年减少,1996年至2008年耕地减少1.25亿亩,年均减少1000多万亩,到2020年确保18亿亩耕地的压力巨大。 九三学社中央指出,在耕地质量下降的同时,居高不下的水土流失比例以及耕地污染日益加剧的情况,对现有耕地质量无异于雪上加霜。 同时,气候变暖也增加了中国达到未来粮食生产目标的困难,对农业生产的物质投入和技术 管理的要求更高,农业额外投入将会增加。据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所著的《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及预警》一书分析,过去30年我国粮食增产中各因素的贡献,气候变化一一2%。 2007年4月23日,中国气象局原局长大河表示:“从现在到2020年和2030年,中国内地的气温会增加0.5到4.2摄氏度,将使中国农业减产5%至10%。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 目前,中国农业产值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约为20%至25%,气温上升后,很多害虫的分布区可能扩大,生长季延长,杂草的生长条件也将更加优越,而要维持此前的农业产量,可能要投入更多的农药和除草剂。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有重视农业科技的优良传统,很早就发明了精耕细作、合理施肥等技术,这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农业以高科技应用为基础,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就。中国以只占7%的土地,养育了世界上1/5的人口。在农业科技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已经从1949年的20%提高到4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因单产提高增产粮食2127万吨,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85.8%。新品种新技术、新型农技推广网络、综合防灾减灾技术等农业科技创新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为粮食增产提供了重要支撑作用。我国现代农业已经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的关键阶段。 【案例分析】 1.材料反映了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些因素,请对这些因素进行概括和归纳。 2.材料提到:“我国现代农业已经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的关键阶段。”请根据全部给定资料,分析这句话的深刻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