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大挪移 - --- 全球货船航运概况》 海运业是国际贸易的桥梁和纽带,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命脉。有航运界人士指出 : “如果没有海上货运,全世界一半的人会挨饿,另一半的人会受冻。”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资源和物产的生产与消费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如果没有粮食海运,全球粮食产地的物产不能运输到需要的人手中;而农业发展所需的化肥等基本材料,也都是通过货船来运输的。同样,没有了海运,全球的能源供应也将出现问题,人们会缺少基本的取暖来源。当然,煤炭的用途远远不止用于取暖,在石油大规模应用以前,煤炭是人类世界的主要能源,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作为海运货种 “后起之秀”的铁矿石现在更是占据世界海运总量的首位,它是钢铁的基本原料,是工业的支柱。全球新兴经济体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对铁矿石的巨量需求。 除了基本生产资料,汽车、大型工业机械装备等货物的运输也需要货船承担。可以说上至国家大型工程,下到百姓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货船奔忙的身影。 货船航运发展也反映了一国经济乃至综合国力的状况。从 15 、 16 世纪的葡萄牙和西班牙, 17 世纪的“海上马车夫”荷兰,到 18 、 19 世纪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和 20 世纪后的美国,纵观世界历史上各个强国,无一不是以。当一个国家经济贸易大国的地位不断稳固,对国际市场、国际资源的依赖将更为增加,对海洋货运需求也会相应增加。可以说,货船航运市场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随着世界贸易中心向亚洲转移,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对海洋货运的需求也在迅速扩大。对于中国海洋运输业来说, 2013 年是一个历史性的年份。在这一年里,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量首次突破 4 万亿美元,达到 4.16 万亿美元,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 2017 年我国的海运需求已经达到 2973 亿吨,全球海运需求量的 1/3 来自中国。 目前我国已开辟通往全球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 600 多个港口的 90 多条远洋航线。这些航线大多以上海、大连、天津、秦皇岛、广州、湛江等港口为起点,可以概括为东、西、南、北四条主线。 ( 1 ):由中国沿海各大港经新加坡和马六甲海峡,向西经过印度洋入红海,再经苏伊士运河,从地中海进入大西洋,沿途抵达南亚、西亚、欧洲、非洲的各国港口。 ( 2 ):由中国沿海各大港南行,通往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 ( 3 )东行线:从中国沿海各大港出发,抵达日本,横渡太平洋则可抵美国、加拿大和南美洲各国。 ( 4 )北行线:由中国沿海各港北行,可抵朝鲜、俄罗斯东部各个海港。目前,全球商业船队中货船占比高达 95% ,它们承担着全球三分之二的跨国货物运输。货船的设计、建造与营运随着人们对货物运输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也因此诞生出蔚为大观的全球货运船队。 海洋运输船队是国防的重要后备力量,海上远洋运输船队在战时历来都被用作后勤运输工具。美、英等国把商船队称为 “除陆军、海军、空军之外的第四军种”,苏联的商船船队也被西方国家称为“影子舰队”。 一场战争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军用物资是否能够及时、充足地运达战场,有时可能成为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战争后勤中除了需要普通的生活物资,还需要武器、弹药、油料、工程器材、车辆等战时物资。战争物资运输除了数量庞大,对于时效上的要求也十分高,需要综合水陆空各种运输方式,水运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伊拉克战争为例,美军在后勤运输中就动用了海上预置船队、海军舰队辅助船、海运船和特殊任务船,还征用了大量国内外的民用运输船。货船以其强大的运输能力、灵活的适应性等优势,成为战争后勤的中坚力量,战争史上也留下许多货船立下赫赫战功的案例。 2017 年,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在利比里亚完成维和任务后,大批物资装备需要撤回国内,就是利用干货船执行运输任务。当时,“大贵”号货船经过一个多月的漫长航行,穿越好望角的惊涛骇浪,闯过西非和印度洋索马里海盜猖獗海域,将大批战车与其他军事物资运回祖国,圆满完成运输任务。 “二战”时期的“自由轮”是另一个经典案例, 自由轮是一种在二战期间在美国大量制造的货轮。美国舰队购买了大量的自由轮来替代被德国潜艇击沉的商船,同时,也有很多自由轮通过租借法案提供给英国。自由轮建造迅速,价格便宜,让它成为二战中美国工业的一种象征。在 1941 年到 1945 年间, 18 个美国船坞共计建造了 2751 艘自由轮 ,整个二战期间总计建造了 5000 多艘自由轮。战期间,中国一共从美国获得了 4 艘自由轮 : “中正”号、“中山”号、“中统”号和“”号。 二战中还有一些其他类似的标准化的船只,很多都借鉴了自由轮的设计和制造方式。建造自由轮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 这些船只的数量,以及很多船只在五年的设计寿命之后依然幸存,他们成为了很多研究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