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短文,选择正确答案。 20 世纪初期的画坛气象是中国画与西画并存,地位并重,一方取代另一不可能的,但二者之间又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对艺术家来说,传统文化的濡染已经深入骨髓,而西方文化又在对整个中国社会进行不断的冲击,于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夕,各种“中西融合论”、“中西折衷论”就蜂拥而起,甚嚣尘上。 在《草堂藏书目》中说: “中国画学至衰弊极矣。......墨井寡传,乃出西法,它日当有合中西而成大家者。日本已,当以为太祖矣。如守旧不变,则中国画学灭绝。国人岂无英绝之士应运而兴,合中西而为国画新纪元者。”这是 20 世纪初发出的关于“中西融合”的第一声召唤,得到了的大力推崇。与、、、都有往来,的美术见解对这几位中国美术的重要人物都产生过或多或少的影响。、等人所倡导的中西融合,他们在各自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不同的融和类型,都间接地受到融和中西实验的影响。 应和着的的召唤,于 1918 年在北大画法研究会上作讲演,其中谈到中西融合的问题:“今世为东西融合时代。西洋之所长,吾国自当采用。抑有人谓西洋昔时已采用中国画法者......彼西方美术家能采用我人之长,我人独不能采用西人之长乎?”与此论一道发表于同一杂志的,还有的《中国画改良论》。对中西方的审美和文化差异进行了比较 , 形成了自己的中国艺术改良理论:“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对中西融合问题采取的是实用主义的态度,提倡对民族艺术加以取舍、改良。 在 20 世纪初的美术思潮中,国画与西洋画的调和、用西洋画来改造中国画、中西融合以创作新的中国画,一直是中国现代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的主题之一。其后,的中西艺术结合论与的中西绘画折衷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中国现代思想文化中的中西调和论的一种折射。 当时的美术家们经过长期实践,已清楚地认识到中西艺术的综合并不是简单的概念上的取长补短。要从观念上防止中西艺术交融所产生的偏差,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应采取宽容和同情的态度去研究吸取,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以突破中国传统 “中庸”思想的束缚,使中国美术汇入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潮流。“中西合璧”的思潮是中国美术理论由近代向现代转化的历史性变革,从观念和理论上都更为切中时代发展要求,避免了文化保护主义和概念化的缺陷,从理论上为民国中期美术家的创作实践铺平了道路。“中西合璧”的思潮逐渐在同化着中西美术家的对立,并对 30 年代前后出现的各种风格流派的艺术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引自《浅析中西艺术融合的起源于发展》,作者:、)